中科院地环所SAMP平台 | 科技部NRII平台中国科学院  
  中心概况 新闻动态 技术队伍 仪器共享 技术亮点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英文名称为“ Institutional Center for Shared Technologies and Facilities of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CAS.)(以下简称“所级中心”)在2018年重新统筹规划研究所内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撑队伍建成,坚持“开放、创新、服务、共享”的运行原则...
[详情...]
 分析平台列表
 · 稳定同位素含有机化学分析平台
 · 加速器质谱技术与年代学平台
 ·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平台
 · 大气环境监测与分析平台
 · 岩心理化测试分析平台
 · 数值模拟与大数据平台
 · 碳酸盐指标分析平台
 · 植物理化分析平台
 · 土壤环境监测分析平台
 联系方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联系电话:详见各平台
传真:029-62336234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地球环境研究所在晚全新世鄱阳湖水位变化与人类适应方面取得进展
23-01-25 | 编辑: | 【  】【打印】【关闭

 鄱阳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聚集、繁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有鱼米之乡之称。其中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进入21世纪后,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并且枯水期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对湖区民生和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在2020年夏季,鄱阳湖水位又迅速上涨,突破了近百年来水文记录的极值,湖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明确历史时期鄱阳湖水位演化的过程和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鄱阳湖水位变化的机制与趋势,探究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湖泊水位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进而合理评估当前区域水资源形势、筹划水利建设布局,对于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科学意义。

  最近,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卫国研究员团队联合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地球化学手段反演了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历史。首先,基于高分辨率的210Pb14C测年,建立了鄱阳湖沉积的可靠年代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兴的微生物标志物GDGTs湖水深度指标定量重建了鄱阳湖水位波动的连续历史。结果显示,鄱阳湖南部湖盆大约在两千年前开始形成;受气候变化、构造活动以及与长江相互作用的多种因素影响,过去两千年来鄱阳湖水位呈上升趋势,区域洪涝灾害威胁持续加剧。进一步结合鄱阳湖地区古城镇的历史变迁,研究团队发现自宋代起先民居住区海拔不再随湖泊水位的上升而上升,表明一千年前我国古代社会已开始具备应对洪水威胁的社会韧性,这可能与宋代我国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空前繁荣有关。另外,该研究揭示的鄱阳湖水位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区域水利工程建设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关成果最近发表在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王欢业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杨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原文详见:Wang, H., Liu, W., Leng, Q., Yang, L., Zhao, H., Yang, J., Chen, Y., Xiao, S., Cao, Y., Hu, J., Qiang, X., Cheng, P., Du, H., Li, X., Yao, Y., He, Y., Zhao, Z., Yang, H., 2023. 2000 years of lake-level fluctuations and human adaptation around China's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612, 111397.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1018223000159#ac0005

   

  过去两千年鄱阳湖流域环境变化与人类响应:(A)GDGTs指标重建的鄱阳湖水深变化.(B)GDGTs指标重建的鄱阳湖水位变化.(C)叶蜡氢同位素记录(Yao et al., 2015).(D)和尚洞与神奇洞氧石笋同位素记录(Hu et al., 2008; Tan et al., 2018). (E)湖口ZK2钻孔磁化率 (Hu, 1999).(F)鄱阳湖地区古地震频率 (Earthquake Office of Jiangxi Province, 1982).(G)史料记载的鄱阳湖水位相对变化信息.(H)永修县干旱/洪涝记录(Gu et al., 2022).(I)四个主要时代鄱阳湖城镇平均海拔.(J)鄱阳湖地区人口变化(Ge, 2005).(K)鄱阳湖地区古城镇人口密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 陕ICP备11001760号-3

电话: 传真:029-62336234   邮编:710061